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9月18日在吉奥电视台访谈中抛出震撼声明:根据巴沙两国新签署的共同防御协议,巴基斯坦的核能力"将可提供"给沙特阿拉伯。这一表态标志着伊斯兰堡首次公开承认将沙特纳入核保护伞范畴,瞬间引爆国际舆论场。
此次共同防御协议签署于17日,核心条款明确"对一国的攻击等同于对另一国的攻击"。巴沙两国军事合作历史长达数十年,此次协议升级被视为双方战略同盟的里程碑事件。阿西夫在访谈中特别强调,巴基斯坦的核能力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久经考验的战场能力"——自首次核试验成功以来,巴军已形成完整的核战备训练体系。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举直指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以色列作为该地区公认的唯一核武器国家,长期面临国际社会对其核计划透明度的质疑。阿西夫在访谈中直言批评以色列未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披露核武器项目,暗示巴沙核合作可能形成战略平衡。
值得关注的是,阿西夫首次将"核能力共享"与共同防御协议直接挂钩。他明确表示,巴基斯坦所拥有的核威慑能力"将根据协议提供给沙特"。这种表述方式在巴基斯坦高级官员中尚属首次,暗示核保护伞承诺已具备法律约束力。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此保持沉默,未对巴沙核合作表态作出回应。但这一沉默反而加剧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当两个伊斯兰国家形成核能力共享机制,是否会打破中东地区脆弱的战略平衡?
从地缘政治视角审视,巴沙核合作具有多重战略意涵。对沙特而言,获得核保护伞可增强其对抗地区威胁的能力;对巴基斯坦而言,则能巩固其作为伊斯兰世界核大国的地位。然而,这种合作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促使其他中东国家寻求核能力发展,加剧地区军备竞赛风险。
当阿西夫在镜头前说出"我们的能力将提供给沙特"时,他不仅在描述一项军事合作,更在重塑中东安全架构。这场涉及核能力共享的战略博弈,其最终走向将深刻影响21世纪的地缘政治格局。而国际社会,正屏息等待这场博弈的下一回合。(图片来自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掘金配资-十大配资公司-散户配资网-炒股使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